经典热门小说《权臣之草根的人生》是大神级网文作者行于野的代表作,这本书主角是草根王根生。简介:离开温府的王根生,背着小包汇入人群朝着新家走去。走进小巷里,打开院门,将石头爹娘拿出来,恭恭敬敬的摆放在桌子上,燃了三柱清香,恭恭敬敬的跪下磕了一个头爹,娘,这里是我住的地方了,以后就在这里生活一段时…
《权臣之草根的人生》第10章 新生活
离开温府的王根生,背着小包汇入人群朝着新家走去。
走进小巷里,打开院门,将石头爹娘拿出来,恭恭敬敬的摆放在桌子上,燃了三柱清香,恭恭敬敬的跪下磕了一个头
爹,娘,这里是我住的地方了,以后就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吧……
又磕了一个头然后起身,收拾房间。
等收拾的差不多了,这才出院子锁好门去外面置办东西。
下午的时候,王根生才回来,背着一大堆东西,被褥,锅碗瓢盆等,安置妥当后,拿出一碟卤肉,一碟花生,还有一壶酒。
今天是他新生活的第一天,当庆贺!
喝了一口酒,又吃了一口菜,想了想又拿出一本论语出来看,边看边喝酒,而结果就是,喝着喝着又醉了,索性直接睡觉了。
一夜无话……
清晨醒来,洗刷完毕后,拿出礼记开始抄写,现在身上的银子并不多,他需要攒钱科考,所以抄书的活计不能放下。
等抄了一会儿,有些累了,就把笔放下,然后到院子中央的槐树下闭目养神,听着树叶的沙沙声,格外的让人舒畅。
正魂游天外的时候,突然听到敲门声,走出门口一看,是他的三位师兄。
连忙行礼“师兄们好,几位师兄不在家温习功课怎么想到跑我这里了?”
温闲大手一挥,两个小厮拎着菜进来了……
“我们是来给你庆贺搬家的,可以啊,根儿,你这小院挺别致的啊,安静又自在”
温闲三人直接走了进来,王根生心下又感动又好笑,自己这师兄总是这么体贴人。
小厮放下东西后,就走了,看样子应该是回温府了。
搬了几个小凳子,师兄弟四人一起坐下
“师弟啊,你中午做饭呗,咱们四人一起吃顿饭,唉,你不知道,没有你以后,我们都是要挨打手心了。”
“就是就是”
“师弟,要不你回去上课?”
温盛标和温俭同时说道
王根生连忙摇头,自己还要抄书呢,再说都学会了已经,去也没什么用,还不如在家温习
“三位师兄啊,我现在只差温习功课等开考了啊,去上学没多大用处的”想了一下“中午我做饭,咱们一起喝点?”
“好!”
“那就这样吧”
“必须喝”
三人三种话,不过都是持同意态度,没办法,昨天王根生走后,夫子就像变了个人,对他们的管教更严厉了……
随意做了几个菜,又蒸了些米饭,然后将菜摆上桌,拿出一壶酒四个杯子,四个人推杯换盏起来,言语之间不乏一些经义文章亦或者市井奇谈,倒也是其乐融融。
喝的都不多,喝酒也不过是增加感情的调味剂。
这小小的院子,倒也让温闲三人,乘兴而来,尽兴而归,其中滋味,不足为外人道也……
等师兄三人走后,收拾好残羹剩饭,洗刷了锅碗瓢盆,趁着有几分酒意,王根生静坐在槐树下,魂游天外……
入夜,茭白的月光穿透细碎的槐叶撒在王根生身上,睁开眼,看了一下四周,听了一下极远处更夫敲锣的声音,默默计算了一下时间。
起身回屋点燃油灯,又洗了一把脸,清醒了几分。拿出礼记,磨好了墨,不疾不徐的静静抄写。
就这样,时间在抄书中一点一滴的过去,转眼距搬离温府已经过去了7天。期间去了一次温府,拜访了一下温老爷和老师,又从老师那接过一本他自己注释的论语回家细细品读。
礼记已经在昨天抄完送了过去,可能是买书的人很满意,多给了10两,一共挣了18两4钱。
马老板问他还要不要接的时候,王根生拒绝了,不是因为他想卖高价,而是因为童生试还有四天就要开始了,他需要再温习一遍功课。
弯腰谢过马老板的好意,说明了原因,告了个罪以后,躬身一礼告辞离去……
今天王根生在下午的时候出去了一趟,买了考试用的考篮,这个是统一标准的,也不知道是不是官府有份子在里面?姑且算不是吧。
又买了一些面,他准备自己烙两张大饼吃,家里有咸菜,这个可以不用买的。
回了家以后,将面和好,然后点柴热锅,最后放了一点油……等烙出来一张以后,尝了一点,虽然味道一般,不过吃饱没问题。
用刀把饼切成一条一条的,手指那么宽的一条,然后放进一个小食盒里,食盒不大,可能只够放这些和一些清水的。
拿出一个喝完酒洗干净的小壶,清理干净装了一些清水,把这些都收拾妥帖后,拎着考篮放到了一边。
天刚黑,夜还不算深,将油灯点燃,拿出一本论语,慢慢读起来……
差不多做到了然于胸后,熄灯睡觉。
明日就要县试了,他需要将状态调整到最好!
翌日天还未亮,王根生从床上坐了起来,洗刷完毕后,换了一身青色儒衫,然后点燃三根香,恭恭敬敬跪下磕头
爹,娘,孩儿今日要科考了,老师前几日和我说,我写的文章可以取中。所以还请您二老放心,孩儿一定尽最大努力考试……
又恭敬的磕了一个头,起身拎起考篮走到屋外。
出院子将门锁好后,一步一步向考场走去……
蓝田县的考棚位于县衙的后面,据说是由贡院改建的,不过具体如何王根生就不知道了,他从没关注过这些……
路上三三两两的人群都朝着考棚走去,有认出王根生的,王根生都会拱手一礼算作了招呼。
等到了靠棚外面,可以见到一群穿着儒衫的读书人在排着队,其中不乏一些年长者,大概五六十岁,最小者不过七八岁的孩童。
众人见了王根生,议论着有之,上前见礼者有之,嘲笑着也有之,王根生一一回应,礼数周全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,隨嘲笑者闭口不言,自古虽文人相轻可如不争不抢礼数周到,却也不会惹人生厌反而好感倍增。
终于衙役开始点名核对,王根生和三位师兄以及一位不认识的青年一同做了保,然后排队静等核验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