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运文学
高分必读小说推荐

管中窥豹陆煊张良小说在线免费阅读

经典热门小说管中窥豹的主要人物是陆煊张良,文章的剧情精彩值得期待,主要讲述了:“当然,末代帝王绝非有能君主,可以说他有志有气、恪尽职守、兢兢业业,但不能说他拥有不俗的执政能力,历史上很少会有完美的君主,根据史料记载,虽然他有着挽救这山河锦绣的决心,可却在诸多决策上刚愎自用、犹豫…

管中窥豹陆煊张良小说在线免费阅读

《管中窥豹》免费试读第46章 攻打远东

“当然,末代帝王绝非有能君主,可以说他有志有气、恪尽职守、兢兢业业,但不能说他拥有不俗的执政能力,历史上很少会有完美的君主,根据史料记载,虽然他有着挽救这山河锦绣的决心,可却在诸多决策上刚愎自用、犹豫不决。”

“比如在与建奴的战和问题上摇摆不明,既想通过议和的方式缓解军事压力,又担心背上卖国骂名,如此犹犹豫豫,岂是能君?”

“议和可短暂休养生息,开战可殊死一搏,可二者他迟迟不肯做出最终决定,使得错失良机,让局势越发严峻,没有君王该有的果断决策魄力,亦在关键时刻畏首畏尾,错失诸多扭转乾坤、定鼎山河之机,辜负我朝历代帝王期望。”

陆煊认为,评价历史人物应该有客观性。

好的该提,不好的也该提。

不可能因为崇祯皇帝朱由检硬气,就只说夸赞他的话,那样和后世网络上的‘历史粉丝群体’又有什么区别呢?

刘邦的脸色颤了颤,心中五味杂陈。

恨铁不成钢的愤怒、痛心疾首的悲叹、感叹君主末路的无奈、寄予厚望的惋惜,种种情绪汹涌而出。

他实在没有想过,巍巍大汉,王朝末年会发生此等之事!

他这一生南征北战,历经了风风雨雨、踏过了尸山血海,终究创建了这昭昭大汉,他能理解王朝覆灭乃历史更迭的不朽规律,但却无法接受是以这种方式覆灭的。

这个末代皇帝,难道就没有他这位祖上的魄力和决断么?为何面对异族还要如此犹豫不决?

要不就打。

要不就和。

国之大事,不可不慎,但也不可拖缓。

刘邦感到些许的愤怒,觉得这末代皇帝有些太不争气了,但想了想,又感到痛心疾首,久久叹息不停。

他能从陆煊的话中感受出来,这位末代皇帝在位期间,确实是想做一位有为君王,呕心沥血、殚精竭虑,试图挽救苍生于水火、试图拯救江山于飘摇。

可这子孙的努力却并未换来想要的结果,最终无力回天。

陆煊的话,让刘邦有着一定的感同身受,如此拼命的努力,却依旧无法阻止王朝灭亡,恐怕末代皇帝的感受也是痛苦的吧。

但想一想,这种局势确实太难了。

于废墟之上,重新屹立起新的琼楼玉宇,这并非难事。

可想将漫天废墟灰烬,重新凝聚成为巍峨殿阁,这远远要比重新打造一座宫殿难的多。

后者,是前者困难程度的十倍、百倍。

从陆煊的话中能感受出来,汉朝末年的各种问题实在太多了,内忧外患、农民起义、异族崛起、土地兼并、连年战争、官员腐败、财政困难、党争问题,这么多问题单独一个都是大事,更何况如此多的问题堆砌在一起,再加上君王有志却无能,江山岂能不飘摇坍塌?

刘邦明白,即使自己身处于这位末代子孙的位置,也未必能轻松化解这些危机、应对如此艰难的局势,刘邦感到深深的无奈感,听着末代皇帝自缢而死,刘邦也感叹着命运的无常。

“唉。”刘邦叹了口气,他发现自从陆煊来到这里后,他叹气的次数简直比以前要多得多,从小到大刘邦都是一个乐观、豁达的人,从来不被眼前事所困扰、烦闷,吃完就睡,睡完就吃,能活一天是一天,能潇洒就尽情的享受人生。

甚至当了皇帝后,面对诸多事情,刘邦也没有如此这般忧愁。

可现在他却多愁善感,从刚开始的担忧吕稚的身体、刘盈的身体,到老四刘恒的处理问题,韩信未来的造反问题,张良、萧何的处理问题,等等等等,太多太多了,简直数不过来。

他这是怎么了?

难道,当初那逍遥自在的沛县刘季,那个起义时被尊为沛公的刘邦,击败项羽时意气风发的天子刘邦,已经消失了吧?

“房叔你总是叹气什么,难道也是忧愁我朝的未来么?”

“别想这么多了。”

“我是后世人,拥有先进的思想,熟悉整个王朝的历史,同时因为我的到来,太子的病情将会治愈好,那么未来皇室是太子这一脉的,而非老四燕王这一脉的。”

“或许,太子这一脉的后代子嗣未必能比得上燕王这一脉。”

“可我会在有生之年,为陛下提出各个朝代遇到困难的解决方法,尽可能的让王朝延续,同时也会想办法让时代发展,开发出新的武器。”

“这个时代,将会因为我的到来而改变!”

陆煊加重语气道。

刘邦闻言,目光闪了闪。

是啊。

这是原本要发生的历史,可因陆煊的到来,历史必将发生改变。

历史是洪流大势,他记得当初有人和他说过,历史大势并非会因为单独一个人而改变,但他认为这句话是错的。

历史大势,总是会因为这个时代最闪耀的一个人,或者一群人而改变。

若非他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天下,那么项羽将会继续进行分封制度,又何尝来的汉朝?

或者说,没有他刘邦,会有陈邦、王邦,总会有人击败项羽建立新的大一统王朝的,可他们的历史又怎会和汉朝的完全相同?

历史是因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人,而发生无法想象的改变,项羽是这种人,他刘邦是这种人,而陆煊也将是这种人。

“我受教了。”

刘邦起身行礼,然后向着陆煊重重一躬。

或许陆煊论各种能力不如他的臣子们,可陆煊的思想确实让他感觉到了新的光亮,这值得他一拜。

“房叔不用这么客气。”陆煊看不到外面的景象,也察觉不到房叔对着自己行大礼,只是感觉马车微微晃了一下,或许是这段路并不是很好走的原因吧。

“房叔我有些饿了,也有点渴了。”

说了这么多,陆煊感觉口舌干燥,再加上算算时间也确实是该吃饭了。

他后世人的习惯并没有改变,据说古人都是一日两餐的,而他依旧一日三餐,总感觉若是少吃一顿的话,会少点什么。

而房叔他们也很惯着自己,每天都供给自己三顿吃食。

“好,我这就令人去给你准备饭食。”刘邦也感到有些饿了,肚子咕噜噜的叫,他刚准备离开车内,忽然想到什么。

未来汉朝覆灭的很大原因,就是建奴。

听这两个字,就不是什么好东西!

建奴,匈奴!

都带个奴字,很明显这建奴和匈奴一样,都是带有侵略性的异族。

陆煊说了,这个建奴在东北区域,难道就是远东区域?

“陆煊,刚才你说建奴,这建奴该不会就是远东区域的部落吧?”刘邦问道。

“小声点,季叔,你这里没有远东的人吧?”陆煊心道季叔的胆子确实大,就这么直呼‘建奴’两个字,虽然这个时候所谓的‘建奴’蔑称还没有诞生,但让人家这么一听,好好想想,是能感觉出来就是骂他们的。

‘建奴’这两个字,最早诞生于明朝中期。

季叔不知晓也正常。

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立了建州卫等羁縻卫所来管理女真部落余事。

随着建州女真势力的发展以及与明朝之间矛盾的加剧,明朝一些官员和文人开始使用“建奴”来称呼建州女真,带有轻蔑、贬低的意味。

如在明宪宗成化年间,就有“建奴贼首李满住、董山、王杲率部劫掠辽东”这样的记载。

《明神宗实录》中也有关于“建奴”的记载,在萨尔浒之战结束的三个月后,新上任的兵部尚书黄嘉善在谈及关外局势的时候就提到了这词。

虽然建州卫最早是在明朝永乐元年设立的,根据《明太宗实录》记载,永乐元年,女直野人头目阿哈出等来朝,明朝政府设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,以阿哈出为指挥使,但‘建州’这个地方可是很早就存在了。

“建州”之名源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,建州位于后世的牡丹江、绥芬河及长白山一带,此地在辽代时曾设置建州,故而沿用这一古老地名来命名该地区的卫所。

这一区域山水环绕,自然资源丰富,是女真人的重要聚居地之一,以“建州”命名,便于明朝对该地区进行行政管理和军事控制。

若称呼建州,哪怕现在还没有建州卫,也很有可能被当地人认为是在口头侮辱他们。

“就是远东部落的人,不过这是王朝中期才衍生出来的称呼,现在季叔还是少提这两个字,虽然引起麻烦的可能性不大,但毕竟小心些。”陆煊提醒道。

“好,我知道了。”刘邦点了点头。

然后半个身子探出车,缓缓挥手。

庞大的天子车队有序停下。

刘邦在侍卫的搀扶下下车,唤来张良、萧何、陈平三人,然后对着陈平道:“准备些许饭食送来。”

陈平颔首离去。

然后刘邦这才对着张良和萧何道:“方才朕和陆煊的交谈中,已经知晓了未来汉朝覆灭的主要原因之一。”

两人闻言心中一顿。

陛下已经开始询问这个了?

萧何倒是并未表现出什么异样,可张良心中却感到有些唏嘘,合着陆煊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,他所说的话陛下是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啊,该问的不问,不该问的怎么一直问?

王朝覆灭的主要原因?

那是多少年之后了?

十年,百年,两百年,三百年?

现在操心这个干嘛?

合该问问顺应时代的强大武器、工巧、国策啊,不该询问这些问题,什么所谓的未来汉朝覆灭的原因,陛下想的也太远了。

若是能从陆煊口中获得诸多有利于国家的良策,那么汉朝自然能延续良久。

张良想了想,还是道:“陛下,为何不询问工巧、国策之类的事情?”

“不急,朕会问的。”刘邦淡声道,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来得及。

张良并未说什么,心中却叹息一声。

陛下很显然,还是将重点关注在了王朝延续、皇室子嗣的问题上。

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啊。

往返一个月时间,中途陛下也需要处理各种事情,下达诸多诏令。

前线还有韩信迎击匈奴、处理赵王张敖之事。

到了洛阳,陛下免不了要停留两日,查看洛阳情况。

这些,都是时间。

而陛下若是这期间在问些乱七八糟的事情,不问国策、工巧的的话,那就真的来不及了。

算了算了,这些又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?他们都是随时可以被舍弃的人罢了。

“陛下,不知我朝覆灭的原因是什么,我等合该提前谋划,应对未来。”萧何很显然更加善解人意些,立刻回应刘邦方才的话。

刘邦面色一下子冷了许多,将方才和陆煊对话的内容说了一番,语气不善:“远东地区的三韩,合该并入汉朝了。”

了解清楚后,萧何道:“远东地区,本就合该为我汉朝领土,为我中原之国。”萧何顺着刘邦的话言道:“昔日,商朝末年,周武王姬发率领诸侯联军在牧野之战击败商纣王,商朝灭亡。”

“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,因不满纣王的荒淫无道,曾多次进谏,却被囚禁;获释后,箕子不愿臣服于周,于是率领部分殷商遗民,远走朝鲜半岛。周武王得知后,将朝鲜封给箕子。”

“朝鲜,就是如今的远东部落前身,在周朝时期就如中原地区内的各诸侯国般,向周天子朝贡。”

“秦朝并未彻底吞并此区域,我朝合该吞并,不允其设立诸侯国,以此合该才算真正的大一统。”

“再者而言,既然他们未来会灭我王朝社稷、断我江山国祚,便可视与我朝为敌,哪怕其乞求为臣国,也绝非不可,必须要打,彻底的让此地化为我汉朝领土!”

萧何的这席话,太符合刘邦的想法了,让刘邦心情甚好,他大笑道:“好,好,好!”

“那就打三韩!”

“你们认为,该派谁出兵比较合适?”

众人面面相觑。

远东地区气候寒冷、地势崎岖,再加上中原士兵或许不服当地气候环境,这绝对是场硬战。

派谁,才能保证万无一失?

这一刻,众人皆想到了同一个人。

谁?

一字并肩王,韩信!

小说《管中窥豹》试读结束!

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