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运文学
高分必读小说推荐

我为祖国建航母最新章节,我为祖国建航母免费阅读

喜欢都市日常小说的你,有没有读过“爽阁”的这本《我为祖国建航母》?本书以姚保洋瓦槑为主角,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。目前小说已经连载中,最新章节第395章,精彩内容不容错过!

我为祖国建航母最新章节,我为祖国建航母免费阅读,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:“小姚同志,这样的海事记录簿能弃之不用吗?”兰课理总工严肃地看着我,并没在意我蹩脚的直译水平。我不以为然,但也没敢大声:“这个破本子没啥价值呀,无非是讲些墨尔本号航母有好撞船的毛病。这恰恰说明它存在很…

我为祖国建航母最新章节,我为祖国建航母免费阅读

《我为祖国建航母》小说最新章节试读:刹音高兴地直摇头:“这样更安全些!”老陈继续讲:“船艏的拖船放缆长八十至一百米,系于锚链舱的缆桩上;船艉的拖船放缆长八十米,由船艏出缆系于航母艉部缆桩上;另有四艘四千匹马力拖船布置在航母的艏艉两侧,拖缆长三十五米,也是由拖船出缆,系于航母的缆桩上,即可拖,又可顶,操作方便。此外,我方还租用一艘八千匹马力拖船在前面护航,两艘四千匹马力的拖船在后面护航,再加两艘两千五百匹马力的消防

《我为祖国建航母》精彩章节赏析

“小姚同志,这样的海事记录簿能弃之不用吗?”兰课理总工严肃地看着我,并没在意我蹩脚的直译水平。我不以为然,但也没敢大声:

“这个破本子没啥价值呀,无非是讲些墨尔本号航母有好撞船的毛病。这恰恰说明它存在很多缺陷,所以才被洋毛子当作废品拍卖了。我们不知内情,.却当作稀罕玩艺,千里迢迢来瞧它。”

我的说话态度引起了张大忠的讪笑,我跟他在一个单位共事一年,他从没高看过我一眼,但此刻,他却笑而不言。

“小姚,我们搞科研工作的,看问题要一分为二,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,又得看到事物的反面呀!这个叫罗伯森的舰长所说的这艘航母总是出事故,是个‘灾星’,可他也讲到与本舰合作的舰艇,也出现错误操作和失职的问题。这又说明什么?”兰老批评我时,又不忘启发手下的年轻同事。

这回张大忠开口了:“兰老,我认为至少说明两个问题。一,航母不是单枪匹马出阵的,它有随从的其它舰艇协同作战,也就是一个航母编队;二,航母和协同的舰艇要保持一个默契的航行距离和半径,相互之间分工明确,统一配合,调度有方。只有这样,航母才有纵横大洋的威力。”

“都听到了吧?一个丢弃多年的破日记簿,在有的同事看来无用,而对于端正工作态度的人看来,却大有用处!同志们,我们都是肩负国家重任的科学工作者,你们进海军科研所不是来端铁饭碗、找正式工作的,是来为国家分担责任的呀!好好想一想吧,我们这么大个国家,有四大海洋,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线,却没有一艘拿得出手的巨型军舰拱卫海洋大门,原因何在?没钱啊!科技还落后啊!我们真地不能再等再消极了啊,是该奋起直追、迎头赶上的时候了!”

兰课理的激动之语明着在说大家,其实句句都是在批评我。我暗暗地责怪自己真不长眼睛,干么非踢那个破本子,顺手捡起来请示领导,是留是扔就不是我的责任了。

原本计划用三天时间将墨尔本号破壳子摸个底,却因为几个带队的老专家对工作太认真,结果连三分之一都没走过来。偏偏在第四天早上,中山市拆船公司的工人们不干了,将我们三十多人的考察团围在公司的招待所门口,阻止我们的考察行动。工人们说考察团天天在破舰上瞎转悠、瞎折腾,公司还要不要拆舰卖钱了?考察团都是吃“皇粮”的,有闲情逸致观赏风光美景,我们这些不再吃大锅饭的工人可就等不及了,都是有家有口的,不挣钱怎么养家呀?

无论我们的于组长怎么解释,说我们考察团是军方部门特派的,考察这艘大空铁壳子舰也是为着国防建设的需要,工人们就是不情愿。你把嘴皮子都磨破了,那些大老粗工人们就是认死理,说他们的拆船厂不归军方管,就是个打破铁饭碗的县级国营企业,耽误了工期,就损失了效益,工人们就丢了工资和奖金。这个,你们军方能补偿吗?

说实话,出了这样的尴尬事,也不能怪工人们没觉悟,因为他们都生在海边长在海边,经常见到军舰在海边游弋,见多不奇,自然就认为,军方想造大军舰,就照着小军舰放大不就成了?一个待拆的破洋舰,有什么值得考察的?你们这些专家端的是国家的铁饭碗,我们这些船厂的工人已经被,让我们等你们考察研究完了再拆船,黄花菜都凉了!

于瀚与几位老专家见说服不了工人,只好求助刘经理。这位饱经海上风云的退役老海军是铁了心要帮助我们,他找来工会主席一同做工人的思想工作。因为讲的是广东白话,一下子就拉近了老乡的沟通距离。工会主席是个懂历史的演说好手,他从鸦片战争英国商船军舰侵犯、用鸦片毒害广东人民讲起,直到中日甲午海战,北洋水师惨败,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多个丧权辱国的条约等一件件国耻事件,感人至深地启发工友们,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海军不够强大,斗不过洋毛子的钢船利炮,才招致人家欺侮!现在的政府高瞻远瞩,有信心加强祖国的海防力量,这样带来的后果比少拆几天船损失的工资好到多少倍呀!

工会主席讲完话,刘经理也激动地讲起了家史。他就从众人知道的父辈们下南洋谋生、赚钱为辛亥革命捐款的壮举,质问工友,难道我们客家人祖辈传下的“离家更爱家”的精神在我们这一代被海风吹走了吗?我们客家人也是数百年来自华夏五湖四海之人,难道我们就没有责任爱国爱海了吗?

共同的乡音在共同的爱国之心碰撞下,产生了天生的自觉情怀。工人们让步了,答应多宽限几天。这对考察团来说,无疑是大的帮助,多考察一天,就多了一点对航空母舰知识的了解。然而,科学考察是细致严谨的工作,仅仅宽限几天,也不过是“杯水车薪”,不可能将这艘航母空壳子研考个明明白白、真真切切,可能此行还是“雾里看花”。怎么办?

没想到,我们这群学究里也出有生意头脑之人,这位就是张大忠。他在这天收工时向于翰建议,不如让拆船公司以广州造船厂的名誉,借助报纸、电台,向外界发布消息,就说中山港买了一艘外国的航空母舰,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。然后,拆船公司出售参观航母的门票,票价就参照上电影院、逛动物园的门票吧?这样,拆船厂的误工损失不就从这方面得到补偿啦!弄得好,他们还会多赚的。至于卖门票的期限,就到我们考察团结束考察任务为止吧。张大忠的建议真的是“锦囊妙计”,于瀚将之说与刘经理。经理又召开工会代表开会,工人们欣然接受。于是,考察团又放心地投入到紧张认真的考察工作中。为了节省时间,于翰求助刘经理,在船坞附近帮助搭建几间工棚,就是那种建筑工地上用竹子和石棉瓦搭建的简易工棚,里面铺架了木板通铺,并从拆船公司引来水电设施。考察团又购买了纹帐和日用餐具,收工时,三十多人就吃大锅饭。

从船厂招待所搬进杂草丛生的海边工棚,就如同从高级宾馆,可遭罪了!闷热潮湿,蚊虫叮咬,还得轮流做饭,洗衣服,我可是从来没受过这样的罪。虽然我出生在农村,但好歹也是以后,在家又是独生子,因天资聪明,上学成绩优秀,一直又被父母和老师宠着惯着,可以说,在我的青少年时代直到大学毕业,根本没受过什么罪。这次的航母考察之旅,叫我饱尝野外生存能力的考验!

最让我,当然还有同事们难以忍受的就是南国的蚊虫,夜晚,它能隔着纹帐吸人血!本来考察工作就很辛苦,又得加班加点赶时间,很晚才进工棚睡觉,结果,就有该死的蚊虫一拨一拨“光临寒舍”,吃着美美的“宵夜”!第二天一起床,才发现,浑身都是红疙瘩,疼痒艰忍!而蚊帐里外爬满了充血的密密麻麻的蚊群,还不能拍打它们。若一下杀手复仇,对不起,必得血溅蚊帐,苦得你还得挤时间洗蚊帐。掐指一算,太不值得,反正吸出的鲜血又没办法弄回血管,只好忍气吞声了。哎!科学考察,首先是在考察书生的毅志力啊!

偏偏考察活动又不清静。我们每天早上赶在太阳升起海平面前就已登上墨尔本号航母,而甲板上来了更早的游客。这些游客也不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,自然也就不受约束,惊叹、说笑、争辩,满船舱里都充斥着噪音,搅得我们难以安心工作。可是我们又不能阻止那些热情高涨的游客,他们毕竟都是发了三元钱的。这在当时已是不少钱了,因为那时我刚刚参加工作一年,工资才六十多元。

实在没办法,我们于组长找到刘经理商量办法。刘经理想了一会儿,起身去工会里挑来几个工人代表,上航母搞疏导工作,并规劝游客们,不可大声喧哗,不可挪动船舱里的遗留物,包括垃圾。这样一来,航母上总算清静多了。

每天很晚走下船坞的钢架桥时,总被守在桥旁验票的老张和小何追问:“哎,你们考察团何时才能考察完啊?”看他们的表情比我们还着急。这个老张是工会里的骨干,中山人,青年时,是个打铁匠,专打鱼叉和船锚,后来进了拆船厂当电焊和切割工,深得刘经理器重。而小何更不简单,他是船厂的引航员,这艘拆去动力系统的墨尔本号废航母,就是他和几位同事费尽千辛万苦从澳洲拖回来的。对于这样的人物,我们只能笑脸回应:“快了!快了!”

为了尽快让拆船厂开工生产,我们改变了考察计划,变分组分层考察为由上而下逐层考察。这样,等我们考察完舰岛及甲板以下三层后,拆船厂就能开工了。按照他们的安全生产措施,进行由上而下的拆解钢板,切大块为小块,再吊离船体至船坞边的大型运钢材的平板车上,直接运到拆船厂里的轧钢车间,加工成建筑钢筋,立马就能投放市场,提前产生经济效益。这样的合理化统筹,真是两不耽误。

一个星期后,也就是主甲板下三层的考察工作进行到一大半时,轮到我当“保姆”了。做饭、洗衣在我看来,比搞科研还费劲,从小到大,都是母亲干这活,上大学和参加工作这一年,都是吃食堂,换衣找干洗店,现在都二十出头的大小伙了,还得从头学干家务活,我们的于组长真会折腾人!本来,拆船厂的刘经理是要帮考察团解决这些问题的,偏偏我们的兰课理总工程师不干,理由无非是要好好磨炼科研所的年轻同志,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。只有如此,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才能自觉而独立地勇攀科学高峰。既然兰老发话了,于组长也只能服从权威。还好,早餐是刘经理安排老张和小何顺道送来的,这样方便我们早起早出工。午饭和晚饭就自己做了,附近有专门卖米卖菜的小商贩,踩着脚踏三轮车来码头兜售。刘经理给我们提供了各类日用生活品的参考价目表,他怕我们这群墨水喝得太多的老中青三代书生不谙“柴米油盐”事,被世故油滑的小贩“宰”了冤枉钱。没想到我这个“一心只读圣贤书”的书呆子,毫无例外地就把第一顿午餐做成了夹生饭!要不是意外地“艳遇”到一位美女记者顺道来帮了我的忙,我还不被中午回来吃饭的同事们笑死啊!

小说《我为祖国建航母》阅读结束!

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