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抗战:驱除日寇》这本抗战谍战小说造成的玄念太多,给人看不够的感觉。火炮手虽然没有过多华丽的词造,但是故事起伏迭宕,能够使之引人入胜,主角为陈天民。喜欢抗战谍战小说的书友可以一看,《抗战:驱除日寇》小说已经写了2147081字,目前已完结最新章节第1065章 大结局
一、作品简介
小说《抗战:驱除日寇》推荐各位书友一读,这本书的作者是火炮手,主角是陈天民。主要讲述了:八路军的标准是,营级及以上干部,才有资格配发此枪。陈天民能有这些货,那也是积攒了很长时间的,贺征见子弹匣里居然还有十发子弹,激动的手都抖了。其他战士也禁不住这个巨大的诱惑,纷纷围上来参观。“排长!以后……
二、书友评论
十分感谢作者能虚构出那个年代的人和事,基本还原抗日战争的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,立足于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!赞
三、作品赏析
八路军的标准是,营级及以上干部,才有资格配发此枪。
陈天民能有这些货,那也是积攒了很长时间的,
贺征见子弹匣里居然还有十发子弹,激动的手都抖了。
其他战士也禁不住这个巨大的诱惑,纷纷围上来参观。
“排长!以后我们都能有盒子炮用嘛?”一个战士挤不上去,不过兴奋劲依然不减,欣喜的问陈天民。
“盒子炮算什么!小意思!以后,咱们冲锋枪,机关枪,迫击炮,坦克,飞机,大炮,战舰……想要什么有什么!”
“枪是有了,没我的命令,可不许随便开枪啊。”
“放心吧排长!我们保证一切行动听指挥,就算不听命令,也要爱惜子弹啊。”
别说贺征,孟德彪,马小七现在也已经完全从没有原则,彻底被陈天民降服。
陈天民不禁感叹,想要令行禁止,感情只要武器弹药到位就行,
唉!我军的前期发展,真的是太难了。
“分批下山,各走各的,贺征你们组,安排两个人去骡马行挑两匹骡马,谈好了价等我过去付钱,马小七你们组,分两个人去粮食店,买两千斤粮食,也是谈好价搬到门口,等我过去付钱。其他人都去镇公所外面集合。”
“孟德彪,你带两个人去药铺。那里肯定有鬼子或者二鬼子看着,你把他们连店员一起捆起来,然后拿药。不必付钱,硬抢!记得不要伤了那些鬼子,不然我们走了店员会被报复的。”
陈天民安排了任务,就带着几个人急行军下山。
即使崎岖的山路,也是奔行如飞。
下山不久,大家都雇到了马车,每组都是五个青年,分批赶往洪杨镇。
两个小时,大家就赶到了四十几里开外的洪杨镇。
洪杨镇是离河曲县城最近的乡镇了,镇子不大不小,也有一千来人。
各种商铺店面基本不缺。
这个时候正是中午吃饭时间,街上人倒是不多。
陈天民是第一拨进镇的,带着人在镇里先逛了一圈,查看情况。
这里离鬼子集中营很远,时间又过了三天。
虽然鬼子已经下令要严防,现在也松了下来。
鬼子确实这几天派来了一个分队的鬼子在镇里,但是都是守备部队,战斗力和一线部队的鬼子差距还是有些大。
其实抗战已经过了三年,最优秀的那拨鬼子兵,已经死伤的差不多了。
现在即使一线师团的鬼子,战斗力也比卢沟桥事变刚开始的那拨人,有了显著差距。
而守备部队与一线师团的差距,是体现在各个方面,比如人数,
一线师团士兵总数在28000人左右,守备师团只有12000-18000人。
一线大队有四个中队,守备大队就只有三个中队。
比如火力,一线步兵大队的重机枪是十二挺,守备大队就只有八挺。
单兵作战能力和战斗决心,大概也是同比例的差距。
这一个分队的鬼子,驻在了镇子中心的一个学校里,连门岗都没有,只在院子里设了个坐岗。
陈天民不知道的是,守在药店的三个鬼子,就是这里派过去的。
龟田确实想的很远,料到逃走的战俘们可能会去各地药店买药,所以特地叮嘱了这一点。
陈天民看了一圈,也找到了鬼子在学校的落脚点。
不过这次他可不打算惹上小鬼子。
武器装备和人员作战能力,都还不够,即使面对的是鬼子守备部队,仍然没有战胜的把握。
他的目标是镇公所。
一般来说,镇公所都会有几个伪警察,里面会有些武器弹药。
警察的战斗力也非常差,收拾他们,把握还能大一些。
镇公所里面看上去没什么武装,估计也就是十几个人,七八条枪。
陈天民还不想打草惊蛇,现在伤员太多,能战斗的战士太少,真心经不起折腾,
就算能拿下这里,河曲县上开来大队鬼子二鬼子的话,情况就不好办了。
看完了情况,第二批的贺征也到了。
分两个人去买骡马,其余三个人就由孟德彪带着,去药店拿药。
陈天民则一头钻进了杂货铺。
“老板!二十斤红糖,三十斤肉!不要短秤!包仔细点。我马上过来拿!”
红糖最是珍贵。
战争时期,糖类可是正经的战略物资。
值不了多少钱,但是不好淘弄。
不论是鬼子还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阀,都封锁了八路军的物资运输,即使你有钱,带在身上没问题,要想变现买物资,查出来就完了。
所以很多时候,即使我军有钱,也买不到想买的战略物资,比如药材,医用器械,各种军械等等。
糖可是国际公认的战略物资,军人适当补充糖分,对消除疲劳,恢复伤病,有着巨大的作用。
尤其是华夏的红糖,都知道是有名的补血神器。
这二十斤红糖,可能一个银元都用不了,但是你花十倍价钱也买不到。
陈天民说完,就出来,正好见到第三批的贺征等人也到了,
一个眼色,七个人就进了镇公所。
另四个人,分别进了骡马行和粮食铺。
跟老板谈起了价钱,大米是一块大洋二十五斤。糙米就便宜一些,一块大洋四十斤。
那战士张口就买大米,原因也很简单,就是陈天民吩咐的,自己不想吃苦。
虽然这时候的粮食无污染,纯绿色,但是糙米也还是不那么好吃。
“我要两千斤大米,你先给我准备着,我去骡马市看看大车。”回来找人一起帮着搬
一辆车肯定不够。
还得再搞一辆车,反正下山一次,干脆一起搞定。
这个时候好点的马匹,不说能骑着跑的,就是能拉车的马,也要十块银元一匹,四轮大车还要翻番。
这边四十块大洋买了一千斤大米,又花六十块大洋买了两辆马车。
车身也是马车一样的四轮大车,一匹精力旺盛的大骡子,看着可比马还精神。
那战士一看见骡车和粮食,乐的嘴都歪了。
“车订好了!就等老板回来交钱了,咱们把粮食都搬门口吧。”
小说《抗战:驱除日寇》试读结束!